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减退。
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减退。
疾病定义:疾病不仅是躯体疾病,而且也涉及心里精神方面。疾病是内外作用结果。疾病是功能代谢,形态变化。
生活质量:个体所处文化和风俗背景下,生存标准,理想。对其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和满意程度。
健康定义:健康是人与自然和谐状态,身体各部分与体液处于平衡状态。不仅没有疾病,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护理:教育 管理 临床
护理学的角色,护理学发展,护理是一门专业,而不仅仅是一门职业。
克里米亚战阵爆发死亡率高达42%。经过南京格尔和一群护理人员的护理,病死率由42%降2.2%
法国
需要与文化:
需要概念、需要学说与护理措施
文化概述、文化休克与文化护理
需要的定义
Nightingale:名词解释
对新鲜的空气、阳光、温暖、环境及个体的清洁、排泄以及各种防治疾病发生的需求。
教材:人的基本需求是维持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及身心平衡的所有最基本的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
医疗事故的处理
医疗事故报告
病历资料的手机、保管、现场实物的封存重大过失12小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和监督
医疗事故的赔偿与处罚
医疗事故的解决途径:
协商解决91%;行政部门的处理5.6%;诉讼解决3.4%
医疗事故的赔偿:医疗费、丧葬费、误工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陪护费、住宿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残疾用具费
影响健康的因素
*社会因素--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WHO:
个体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
生活质量的测量:
一般量表:SIF, NHP, SF-36.....
特殊量表:DDCT, FLIC.....
知-信-行模式
知:指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信:指对已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的信任、对健康价值的态度
行:指在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和态度的动力下,产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动--动力定型--行为确立
知识---信念态度---行为
健康信念模式
压力与疾病及护理压力下的人体反应及适应
可见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应用的房可减少心理及情绪上的过度痛苦与不安。应用不当,会出现病体人格。
并非都性质有效,大部分只是暂时性缓解焦虑和痛苦
个人依自己的人格特点常应用几种固定心理防卫机转
心理防卫机转的应用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及共同作用性
心理防卫随情景而定,在一种情景下属于心理防卫,而在另一种情景下则不属于
压力是疾病的诱因或原因之一
疾病会构成压力源
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给病人创造轻松地恢复环境;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提供有疾病的信息;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加强病人的一意志训练
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
心理疏导及自我保健训练
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
放松训练
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
两位美国精神病学家
1967年对5000多人的调查
列出了社会在评价评分量表
1-149:基本生活没有改变,下一年基本健康
150-199: 轻度生活改变,33%的患病机会
200-299:中度生活改变,50%的患病机会
300以上:中度生活改变。80%的患病机会
生活越是平淡,疾病越遥远
结论:生活改变积分越高的人,压力俞大,易患病。生活改变与患病机会之间成正比。
忽视了个体差异
忽略了认知评价
护理诊断的分类和陈述方式
护理诊断的分类
现存的:体温过高
潜在的:有感染的危险
健康的:母乳喂养更有效
综合的:强暴创伤综合征
护理诊断的陈述方法
陈述三要素:健康问题;原因;症状或体征
陈述三方法:三部分陈述法:PES公式;两部分陈述法:PE;一部分陈述法:只有P
PES公式:例子:低效性呼吸形态(P)呼吸困难(S)与脊髓损伤导致通气量减少有关
PE公式:皮肤完整性受损(P)与长期卧床导致局部组织受压有关
P公式:执行治疗方案有效
交流中的空间位置及距离
空间距离及位置
罗伯特.索默:心理上的个体空间或心理领地
爱德华.霍尔空间距离分为以下四种:
亲密距离:15厘米左右
个人距离:友好沟通,一般为50厘米
社会距离:社交性正式关系,一般为1.2-3.7米
公众距离:大众沟通方式,一般距离为3.7米以上
人际沟通的层次和方式
护理诊断书写注意事项
护理诊断名称应统一使用NANDA-I认可的护理诊断名称
贯彻整体护理观念
一个护理诊断针对一个具体健康问题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语句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护士及时给病人翻身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病房照明不足有关
避免价值判断
卫生不良 与懒惰有关
社交障碍 与缺乏道德有关
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人际吸引特点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已建立感情的过程,表现为心理距离的缩短,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相近吸引: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以及个体特征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相似吸引:相似的个体特征如态度、信念、经历、熊去、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相似性能够拉近心理距离。
相补吸引:交往双方的需求与满足成为互补关系,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悦吸引:人们同样喜欢喜欢自己的人,双方感情互相接纳,肯定与赞同。
仪表吸引:通过仪表(先天的如身材和容貌,后天的如衣着、气质、修养等)来决定能否进行进一步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