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行为冲突;
角色行为冲突;
病人角色与适应不良
角色行为冲突
角色行为强化
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基本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
避免有害环境
预警行为
求医行为
尊医行为
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 细菌。。病毒。。遗传。。年龄。。性别。。。。
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心里特征。。情绪和个性。。。
社会因素; 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学说 (由低到高)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等需要。
那就
疾病的定义 希波克拉底: 体液学说:疾病是由于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4个元素失衡所致。 现代疾病观:1:疾病是人体的整体反应过程 2:疾病是功能、代谢、形态结构变化。 3:疾病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 4:疾病不仅是躯体疾病,也涉及心理精神方面。 病人角色与适应不良:角色行为冲突、强化、qu
促进健康的基本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避免有害环境、预警行为、求医行为、zun'yi'xing'wei
1 希波克拉底:健康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身体的各部分与体液处于平衡状态。(生命组成:土、气、水、火) 2 WHO: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3 南丁格尔:强调在自然环境中恢复或保持健康。 4 韦伯辛: 生理与心理上的美好、健全、没有缺陷、痛苦或疾病,心理与生理的功能都正常。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2.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
3.病人角色与适应不良:
(1)角色行为冲突、(2)角色行为缺如、
(3)角色行为强化、(4)角色行为减退
起初东方的护理工作是由男性开展的,以医生、护士、药剂师为主。
吃的好,住的好,护的好,消毒好,管理好,心理照顾好,巡回检查好。
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1、健康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参与原则、行政原则、多重目标原则、多样化原则。
2、人际吸引的规律有相近吸引、相补吸引、相似吸引。
3、保健教育过程模式是由格林及克鲁特提出的。
4、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1)有些需要必须立即且持续地予以满、(2)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3)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方式差异越大。
5、在疾病的恢复阶段,病人最常见的角色适应问题是(角色强化)。
6、病人遗嘱的处理:(1)护士作为见证人,应当场签名证明遗嘱是该病人的、(2)作为遗嘱的受惠者,应在病人立遗嘱时回避、(3)应对病人心身情况作详细记录。
1、护理诊断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通过护理措施能解决的问题。
2、压力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3、书写预期目标的要求包括:切实可行、属于护理职责范围之内、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具体,可观察、可测量。
4、成长发展规律:每个人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速度具有差异性、机体各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
5、心理防御机制:可见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如果过度使用,会出现病态人格、升华、幽默的防御机制常能奏效、多数防御机制的作用是暂时的。
6、学龄前期,3~6岁,发展危机的主动对内疚。
7、护理程序的特征:目标明确、持续性和动态性、组织性和计划性、互动性和协作性。
8、初级卫生保健的的工作内容包括:预防性服务、保护健康的服务、促进健康的服务。
9、护理理念的基本要素有:健康、环境、护理、人。
10、人类基本需要各层次之间关系:各层次的基本需要重叠出现、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方式有很大个体差异性、人的各层次基本需要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11、生存质量包括:机体/职业功能、心理状态、社交活动、身体状况。
12、与信息接收者有关的沟通障碍包括:对信息不感兴趣、心理障碍、缺乏接收信息的能力
13、席尔提出一般适应综合征包括以下发展阶段(警告期、抵抗期、耗竭期)
1、面部表情(非语言)的沟通形式可以帮助沟通者了解一个人所要真正发出的信息。
2、以生物医学模式及疾病的护理为主导思想的护患关系模式——主动-被动型。
3、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的心理服务内容包括(满足合理要求)。
4、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特点是: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5、护理专业特征:为人类服务的目的、有完善的教育体制、有良好的科研体系。
6、个体发展性的自护需要:怀孕期的自护需要、儿童期的自护需要、青春期的自护需要、失去至亲时的调整。
7、ROY 认为,刺激分为: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
8、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行政法律关系属于:隶属型法律关系。
9、与信息发出者有关的沟通要素包括:触发体、编码、传递途径、解码、信息反馈。
10、美国学者莱宁格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
11、健康教育学围绕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中心而发展。
12、护理概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的阶段包括:疾病为中心、病人为中心、健康为中心。
13、主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及完整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人本存在主义。
1、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原则排列护理计划的优先次序:营养、活动肢体、避免伤害、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
2、我国学者周培源对护理学的定义为: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科学,与医疗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美国学者怀森对护理学的定义为: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专业性关怀的科学。
3、指导过度肥胖的人群合理安排饮食属于一级预防。
4、心理健康指标包括:人格指标、智力指标、情感指标。
5、成长发展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影响成长发展的水平、(2)遗传因素决定机体发育的潜力、(3)社会文化背景对成长发展有一定影响、(4)充足和合理的营养是成长发展的物质基础、遗传因素对人的性格、(5)气质、智力有一定影响。
1、 健康促进模式(HPM)的提出者是:勒·潘德
2、综合护理出现在护理理念的人本存在主义阶段
3、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的信息表达的公式是:7%语调+38%声音+55%表情。
4、危机的特征:普遍性、时限性、循环性、综合性。
5、有关文化与护理的关系:文化背景影响疾病发生原因、宗教信仰影响就医方式、教育程度影响个体对疾病的反应、个性压抑者往往否认心理问题、经济条件影响就医方式。
6、当压力源还没有对人体系统产生影响时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是:一级预防。
7、根据责任的内容不同法律责任可分为: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
8、金的达标理论重点讨论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人际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1、皮亚杰认为,泛灵及自我为中心是下述哪一期的思维特点:前运思期。
2、成长是心理方面的改变、成长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1、护理措施应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应切实可行、护理措施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措施相一致、护理措施基于科学的基础上。
2、显著差位:人际关系中下位对上位的意见立即照办,即使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也不敢当面提出,执行时心理有一定的保留。
3、文化的超地域性,其含义是:自然科学先是地域文化,后为超地域文化。
4、心理防御机制:个体无意识地被动地采取的以减轻焦虑、紧张和痛苦为目的的心理策略。